2021-09-27 11:06:19
近日,上海一位老人无意中在家里找到本1967年开户的存折,最后一次支取是在50年前,至今账户上还留有一笔4.18元的余额。但是,银行查询后发现,该账户和这笔钱都不存在于电子系统中。时至今日,这笔钱还能取得出来吗?
▲去微信-发现-关注"看呀STV"视频号
50多年前的存折,钱还取得出来吗?
这本磨损严重的存折诞生于1967年,在彼时的中国人民银行长寿路储蓄所开立,最后一笔支取显示是在1971年8月1日,账户余额4.18元,相当于那时候上海半个月的生活费。随后,存折的主人也在那一年,因工作分配离开了上海。再次看到这本存折已经是50年后。
张阿婆:
“90年代年底,浦东开发引进人才,我们回来了。回来了以后,因为工作忙,也顾不上这些事情,退休以后在家里,翻啊翻,翻到了。想着所有的旧的东西,自己好好查查,能处理尽量处理掉。”
正是因为这个想法,性格执拗的张阿婆坚持要把这个存折取出来,但是也犯了难,因为存折上写的是央行。实际上,中国人民银行在80年代进行改制,早已将所有储蓄业务剥离。
刘静
央行上海总部金融消费权益保护部:
“在接到老人的求助电话以后,第一时间联系了承接原人民银行上海分行储蓄业务的工商银行上海分行,指导工商银行上海分行切实为民解忧。”
这下,“债主”是找到了,但是“债主”自己也有点懵。在确定了这本存折为真后,银行发现电子系统内部根本找不到这个账号,那么钱在哪里?据了解,账户不存在就两种原因,一种原因是账户已经结清了,或者,这个账户已经挂失后,取款取了。
于是,银行工作人员来到工行上海地区所有原始凭证所在的档案仓库里查找挂失凭证,因为挂失凭证从50年代就有了,那时候还是手工帐。在成箱的资料里,工作人员要在密密麻麻的、手工录入的账户信息中,从1971年8月1日最后一次支取后开始查,一直查到2010年有电子系统为止。
最终发现,没有记录。也就是说,这笔钱确实没有挂失或者支取过。那么这4.18元到底登记在哪里?最终在银行的久悬账户中查到了这笔钱。
对此,中国工商银行普陀支行个人金融部客户经理闵志伟给出了解释:因为余额是4块多,100块以下,多年不动,就进入久悬账户。
这4块1毛8跨越了整整50年,按照每一次活期利率变动来进行分段计算复利。最终,连本带息共计7.55元。这天,张阿婆和老伴一起,取走了这笔50年前的“巨款”。张阿婆说,心里就特别感激银行,工作做得这么到位。很感动这点小事他们花这么多精力。
随着“作废”公章敲下,这张存折也圆满地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
闵志伟
中国工商银行普陀支行个人金融部客户经理:
“不是三块四块钱的事儿,而是银行的信誉问题。如果真的钱存在银行里过了十年八年没了,银行就没诚信了。再说,银行都是“铁账铁算盘”,照过去的说法,它的诚信很重要,都不是钱的问题。”
“汝裹财经网”的新闻页面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自媒体人、第三方机构发布或转载。如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我们联系删除或处理,客服邮箱,稿件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