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27 16:13:41
首先,要厘清存款产品和理财产品的概念。存款产品包括常规的活期、定期存款以及创新类的大额存单、智能存款和结构性存款,这些都是在《存款保险条例》的保障范围之内的,即受最高50万元的保证偿付(结构性存款只限于存款部分,不含衍生品)。如果是存钱,还是安全的;即便超出50万元的保证额度,只要银行不倒闭,也还是安全的。但是如果是理财产品,在打破刚兑的资管新政要求下,是存在亏本的可能的。如上半年招行的季季红系列理财产品和平安银行的中低风险理财产品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浮亏。
这其实是金融业深化市场化改革的必然!投资者自担风险、自负盈亏也是市场经济的题中之义!但是如果说因为理财产品不再承诺保本,就不再投资,那无异于因噎废食。因为并不是不再承诺保本,理财产品就必然亏损,事实上,部分理财产品不仅能做到事实上的保本,还能赢取更大的利润。也就是说,不再承诺保本,会让部分理财产品出现两极分化的后果:一部分亏损,一部分大赚,更多的会因为理财产品转型净值化之后而出现不同程度的波动。
这就要求投资者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来选择相应的投资工具和理财产品,既要避免盲目追高、过激投资;也要避免过度保守,错失获利机会。换句话说,以后投资对个人的水平要求是越来越高的,会向专业化过渡。当然了,如果个人确实跟不上节奏的话,那就可以把这些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来做,让金融机构或第三方的理财师们来帮你投资。
“汝裹财经网”的新闻页面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自媒体人、第三方机构发布或转载。如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我们联系删除或处理,客服邮箱,稿件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