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16 10:43:31
说句实话,对于老年人不喜欢用手机支付,而喜欢用支持现金,我们还真应该多一些包容和理解,而不是鄙视和责怪他们。
在移动支付日益普及的今天,纸币的弊端已经非常明显,比如携带的不方便,存储的不安全,易损坏,接触的不卫生以及结算的低效率等等,这些都是众所周知的,所以非现金支付从一诞生开始,就受到广大中青年群体的青睐,仅仅几年时间,我国的移动支付结算笔数和交易金额就走到世界前列,令人叹为观止。
对于老年人来说,这些道理他们也不是不懂,但为什么还是普遍比较排斥移动支付呢?主要有几方面原因:
首先从源头上讲,他们对现金和实物凭证的安全性比较固化,对电子凭证和货币有防备心理。举例到银行存取款,存款时一般喜欢用存单存折,普遍比较排斥银行卡;由于支付时绝大部分都是用现金,所以取款时也就取现金。这样一来,因为没有银行卡(借记卡),所以不能绑定第三方支付工具,就失去了使用移动支付的基础。
其次,老年人有一个共同特征,就是平均文化水平不高,身理特征普遍记性差,眼力不好。其中文化水平和记性对移动支付包括智能手机、微信支付宝等第三支付工具就有很大影响。文化水平不高的基本没法月,稍微好一点的,即使临时学会也很快忘记,比如操作流程和密码等。
眼力不好就最容易出现差错。举例,曾经有个别会使用微信支付的老人,系统提示输入支付金额时,他却输入密码,本来只需要支付几百元的,结果成了“六位数”金额,你看多吓人!还有比如在互金平台的理财产品,往往还不能直接用借记卡购买,还需要开立电子账户,设置密码,再绑定银行卡购买。支取时又要先将余额从电子账户转入银行卡,再从银行卡支取。你说这流程多复杂,且至少两个密码,不要说老人,就是年轻人也未必一键搞定。要是出现差错没有线下实体店,远程客服,能很好的解决他们的问题吗?
从客观来说,也许老人们也很喜欢使用手机进行各类移动支付,不仅时尚,方便,卫生,安全和高效率,但确实文化水平和身体原因不允许啊,因此希望大家对这一特殊群体,多多包容理解,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我们的这些传统美德不应该被忘却。
“汝裹财经网”的新闻页面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自媒体人、第三方机构发布或转载。如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我们联系删除或处理,客服邮箱,稿件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