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29 15:45:17
对于老人而言,劳累了一辈子好不容易有了点积蓄,因此在进行理财的时候往往首先考虑的都是安全性,收益率高一点低一点倒无妨。而定期存款恰好符合老年人的理财观,收益率虽然不是最高的,但本息安全性则近乎100%。
定期存款的三种载体及各自的优势、劣势:
目前银行定存有三种载体,分别是存折、银行卡和存单。
1.存折为载体办理定存的优劣势
很多老年人都习惯以存折为载体办理定期存款,因为存折上直观的“印刷”着存款金额、存款期限、存款利率都信息。而且存折既可以存活期,又可以存定期,每一笔交易记录都清清楚楚的打印在存折上,对于记忆力逐渐变差的老年人来说,存折更直观,更“安全”。
虽然纸质存单也详细记录了定存的金额、期限、利率等信息,但存折更像是一个“记事本”,一本存折可以记载上百条存款记录,可以反复使用,免去了更换存折的烦恼;而存单则是存一笔就需要重新发放一张存单,多张存单拿在手里不易保管,极易丢失。
2.存单为载体办理定存优劣势
我认为存单是三种载体里最没有“存在感”、最没有“竞争力”的载体,这也就是为什么老年人不喜欢存单的原因。
首先就是我们上文说的与存折相比较的话,存单不能反复利用,每一笔定存对应一张存单,很容易丢失、不利于保存;
再者,与银行卡对比的话,存单只适用于整存整取、定活两便储蓄,无法像银行卡那样可以自助在ATM机上存取款、活期转定期的操作,“灵活性”上不及银行卡。
3.银行卡为载体办理定存优劣势
银行卡作为定存载体的优势还是很明显的,一方面可以在ATM机上自助办理业务,比如活期转定期,而绑定了电子银行业务的银行卡甚至这一过程可以直接在家里的电脑上完成。这些都与直接在柜台办理没有任何的区别,关键是节省了排队的时间。
再者,如果中途需要急用钱的话,也可以在ATM机上自助将定存转为活期存款,直接在ATM机上取款就可以了,十分的方便和灵活。
存单只是一张纸,而不是存折,老人怎样保存才不容易丢?
实际上我们在办理银行定存的时候可以自主选择上述三种载体中的任何一种,只要在办理业务的时候事先向银行工作人员说明自己需要哪种载体就可以了。
但是现实是很多老人忘记或者根本不知道三种载体可以自由选择,而银行工作人员往往默认老人使用存折或者存单,有时候就直接给老人一张存单就完后业务办理了,而拿到存单的老人往往会弄丢存单。
对于老人弄丢存单的情况,之前不是没有发生过,也出现过老人去世后子女不知道老人还有存单的案例,耽误了子女继承老人存款。这就要求老人在拿到存单之后要妥善保管,对于那些记忆力变差的老人来说,必要的时候最好在子女的陪同下去办理定存,收到存单后在子女的帮助下妥善保管存单,避免丢失。
虽然存单不易保管,但是其绝对具有“安全性”,这一点大家大可放心。存单的安全性毋庸置疑,甚至我觉得比银行卡的安全性还高,因为银行卡只要知道密码就可以在自助机上取走活期存款。而存单没有本人身份证、存单原件和密码的情况下是无法取走存款的,而且往往只能到柜台人工取款,所以其安全性更高,比银行卡略胜一筹。
最后,即便是存单丢失也不用担心,即便是忘了在哪家银行有存单也不用担心。有时候老人因为保管不善会将存单丢失,或者因为记忆力下降忘了在哪家银行有存单了。出现上述两种情况也不用着急,存单即便丢失也可以凭身份证办理挂失,知道密码的前提下当场便能补办,即便不知道密码,那么办理存单和密码双丢失业务就可以了,7天之后就可以拿到新的存单了;再者,如果忘了在哪家银行有存单也不用着急,拿着身份证到经常去的那几家银行挨个查询就可以了,名下只要有存单都是可以查询到的。
结语:建议老人办理定存时,优先选择存折作为载体
存单左一张、右一张,对于老人而言却是不方便、不容易保管,所以建议老人在办理定存的时候最好事先向柜员说明自己要以存折为载体,尽量不要存单,这样就最大程度上避免了丢失的风险。
“汝裹财经网”的新闻页面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自媒体人、第三方机构发布或转载。如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我们联系删除或处理,客服邮箱,稿件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