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4-07 16:14:11
刚好有个朋友,情况差不多。
2013年底,39岁的他中年失业,拿了公司40万左右的赔偿金,然后再没找到工作,就全加仓进了股市。
找工作确实也难,没什么工作技能,中高层管理,年薪20万左右,在2014年已经算很高了。
失业后找到的工作都是月薪七八千的,落差太大,索性就当起了职业股民。
原本他就是个老股民,2001年入市的,在06-07年也赚到过钱,08年后到2014年之前的几年,行情都比较差,所以没赚到钱,还亏了不少。
2014年,他把自己的赔偿金都投入股市,加上原本十几万资金,一共50多万,做起了全职股民。
当时他大胆的举动,没有得到家里的支持,都劝他回去找工作,工资低一点也无妨。
可他运气不错,2014年上半年,押宝中小板和创业板的多只科技股,智能穿戴概念的,还有大数据和通信概念的,收获颇丰。
虽说到了下半年,这些科技股变现不佳,主板市场大涨,但是他还是如愿的把账户资金炒作到了100万。
2014年,虽说是个小牛市,股市从2200涨到了3000点附近,但说实话,能有个一倍收益其实也没有那么容易,因为下半年主要靠主板大蓝筹拉的指数。
到了2015年过年的时候,我们一起吃饭,他和我说的话,我记得特别清楚。
他说,人到中年,如果没点一技之长,日子真难过,好在会炒股,不然每天在家被母老虎给骂死。
2015年过年后,他的人生可能是走上了巅峰。
科技股再次赢来了鸡犬升天的时候,他拿了一只汉威科技,一只数字政通,都是翻了三倍。
股票市值从100万,直接涨到了近300万。
5000点的时候,他告诉我,炒到500万,他打算拿出300万,换一套房。
他还告诉我,赚了200多万,把10年的工资都赚回来了。
如果他当时真的换了房,不知道现在会是什么样,因为2015年和2021年上海的房价至少又翻了一倍。
后来的事情,大家都猜到了,2015年的股灾,2020年的熔断。
300来万资金,最低跌到了100万,现如今还有150万左右。
虽说这个成绩,其实已经好过绝大多数的股民,但是作为全职股民,真的还不够合格。
已经45岁的他,除了白天炒股以外,还兼职开网约车谋生。
与其说谋生,不如说给自己找点事,免得在家挨骂,毕竟没有收入。
就这六七年,他未曾从股市里拿出一毛钱,所以家里的情况还是比较糟糕的。
即便坐拥千万股市资金,如果没拿出一分开花也没用,更别说他就只有这150万而已。
年薪20万,6年光阴也能赚120万,也比炒股赚了100万要好一些,所以作为职位股民,他真的是没合格。
现在开网约车,也就成了必然,毕竟孩子还在上高中,又是一个儿子,他的经济压力还是很大的。
如果回过头再看看现在上海的房价,可能当时他选择提前准备一套房子给孩子未来结婚用,可能更合适。
不知道他未来的生活会怎样,但是觉得他能自己去开开网约车,同时再炒炒股,可能是一条出路。
45岁,已经放弃工作6年多,想要在正经的回去上班,真的很难了。
但是距离60岁退休,还有15年的时间,所以还是需要自己去寻找一条专属的谋生之路。
我自己也是一个职业投资人,但是我并没有把所有的可投资产都押在股市里。
十几年的股市经验告诉我,除非是超短线的高手,否则职业股民想要穿越牛熊周期,是很痛苦的。
在熊市里,职业股民即便抓热点能力强,也很有可能会折戟,最终出现不小的亏损,更别提还要给自己每年准备生活费,还别说在上海这样的城市。
股票其实是一个好东西,但真正能成为职业股民的太少了。
如果作为职业投资者,将自己的资产合理的进行分配规划,进行投资,不同周期不同资产类别去应对。
理论上,还是有可能靠投资来生活的。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工作是大白米饭,投资是营养配菜。
只能说,解决温饱问题以后,每个人都会面临如何营养搭配的问题。
大白米饭做起来还是相对比较容易的,但是做菜就没那么容易了,很容易搞砸。
但所有的厨师,除了有个师傅简单的教一下,剩下都是不断实践总结出来的。
有一些可能连师傅都没有,纯靠自己摸索。
所以,很多人穷极一生,可能都没法成为一个合格的厨师。
因为,一半靠努力,一半靠天分。
所以,一个厨师最后能不能成为一个成功的厨师,谁都不知道。
如果不努力,肯定没结果,如果盲目努力,也不一定能成功。
踏踏实实把米饭做好,把工作做好,把生活过好,才是第一位。
“汝裹财经网”的新闻页面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自媒体人、第三方机构发布或转载。如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我们联系删除或处理,客服邮箱,稿件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