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9-03 09:36:25
股民一直没搞懂,股票分红要除权,认为不合理。
重点是持有不满一年的分红,还要扣除税收,被认为是收智商税。
如果你自己经营一家公司,年底要从公司账上分红,那么公司的价值会不会变少。
净资产2000万,其中现金1000的企业,分红500万,是不是净资产就只剩1500万了。
分红本身,会让企业净资产价值变低,从而导致企业价值对应的股票价格,会等比例减少。
有意思的是,股票交易市场,减少的却是对应的市值,而非等比例的市值。
就比如2000万净资产,其中1000万现金的公司,如果市值是2亿,在分红500万后,市值会变成1.95亿。
而不是因为企业少了1/4净资产,就直接打折,只是把账面价值给抹去了。
就这一点,就充分体现了分红的合理性。
从股价的角度来看,分红会导致除权,除权部分的金额,更好就是这部分现金对等的市值。
如果分红不除权,那么会出现一个现象,就是分红前大批量资金买入,分红后大量资金撤退。
如果分红的比例很高,有5%左右,那么股价甚至可能出现连续涨停和跌停。
毕竟,白送的5%红利,谁都想要。
这种情况会导致股票交易市场的波动,并不利于股票长期稳定健康的发展。
那么,问题来了。
分红前分红后买入,看似是没有差别的,分红后买入甚至更划算,还能省税,真的是这样的吗?
如果是这样,分红后买入股票的资金,应该会远大于分红前买入股票的。
但事实上,一些企业在刚公布高分红后,往往会出现一定幅度的上涨,而真的到了分红除息日前后,股价却开始疲软。
所以,高分红派息给到的利好刺激,并不会在分红除息日前后体现,而是公布时兑现。
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股票不管是在分红派息日前,还是分红派息日后,股价都不会上涨的原因。
那些短期投资的资金,在分红后也不会买入,因为短期内没有什么题材炒作。
至于那些想要长期投资的资金,压根不在意分红前还是分红后买入。
所以,分红后资金面受冷的情况下,也就在短期内不太会有上涨的可能性了。
分红除权,并不是数字游戏,而是一场实实在在的现金转移,价值变迁的过程。
关于分红填权的伪命题
分红和填权,没有必然的联系。
分红一定填权和分红不会填权,都是伪命题。
还是拿企业本身来说,一家企业如果盈利能力不变,每年都在赚钱,那么年末净资产,一定是高于年初净资产的。
比如2000万净资产的公司,分红500万后,还剩1500万,经过一年时间,赚了800万,净资产2300万。
理论上今年的企业价值,应该高于去年,股价也应该能够填权。
如果没有填权,原因是什么呢?
因为2000万的公司,给了2亿的市值,那多出来300万的现金,影响就很小了。
如果市场给的估值出现变化,2亿变成了1.8亿,那么即便有300万的现金增长,也挡不住市值的下跌。
填权本身就是伪命题,市值与净利润之间,还隔着一个市盈率,而且市盈率的倍数波动还很大。
所以,如果10倍市盈率的股票,估值成了9倍市盈率,那么那些现金的增值,净资产的增长,真的是九牛一毛了。
而市盈率的变化,主要取决于企业未来的成长性如何,是长期不稳定的变量。
所谓填权,都是建立在市盈率长期保持不变的基础上的,市盈率波动才决定了会不会出现填权的情况。
市盈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于企业的增长率,而非企业的净利润,更和分行多少没有关系。
市盈率高了,分红派息率自然就低了,市盈率低了,分红派息率就高了。
现实情况里,市盈率的增长,股价自然就会填权,市盈率的下跌,股价自然和填权遥遥无期。
但凡事都是盛极必衰,衰极必胜。
一家赚钱的企业,市盈率不会一直下跌,所以股价出现填权是早晚的,就看投资者能不能等到那一天。
市盈率跌到一定程度,长线投资的资金会越来越多地进行布局,资金多了,股价自然就涨了,市盈率自然也就恢复到一定的高度了。
“汝裹财经网”的新闻页面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自媒体人、第三方机构发布或转载。如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我们联系删除或处理,客服邮箱,稿件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