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25 14:01:16
股价与市盈率不存在绝对的关系,即不是市盈率越低风险越小,他们只是相对的关系。
比如商业城,2020年还10倍以内的市盈率,可两年过去就ST了。为什么呢?因为这家公司一直处于亏损状态,在报表中之所以赚钱,它是在卖资产,主营业务并不赚钱,毕竟线下零售不行。
假设某只股票目前市盈率5倍,上一年净利润100亿(过往业绩),估值500亿,那么表面看起来这只股票收益率高达20%,5年可翻倍。
但5年可翻倍的前提是5年每年的净利润都可以达到100亿。如果今年净利润只剩下80亿,那么同样的估值,市盈率就变成了6.25倍。
民生银行的业绩出现较大的下行,前三季度同比增长-18%,它的市盈率无疑是上行的,即收益率在下行。
除了民生银行以外,你看其他的银行,他们的股价涨了吗?不是民生银行不涨,而是所有的银行股都不涨,整个行业的估值就5倍多。何况民生银行还是业绩下行比较大的银行,其走势也表现为下行,触及三月份疫情爆发时的低点。
那么为什么整个银行业都不涨呢?政策贷款优惠移民,致使银行利差缩小是一方面;疫情的不确定性,致使还贷者的不确定性加大,经营风险变大是一方面;房市降温,银行资金的主要存在不确定性,致使利润下行是一方面;最大的方面应当是海外仍在水深火热之中,对银行业的估值偏低(违约风险较大),我国银行业估值被带进坑里。
我们再来看美团拼多多等,利润很少甚至亏损的企业,估值却不断的蹭蹭往上,人们的脑子进水了吗?
当然了,市场是存在不理性的时候,即市场自我调节失灵。
但不管怎样,买股票是买对未来的想象,而不是买当下的利润。一个走向衰败的行业,目前利润再高,三五年也可能没有利润,甚至破产倒闭;而利润很少甚至亏损的新兴行业,利润一年翻几倍,几百倍的市盈率也可能三五年市盈率达到行业平均水平之下。
股价的上涨往往出自于人们的炒作(想象),而不是真正的盈利,很少人买只股票持有几年,赚企业的利润——大多数是想赚差价,包括机构(有了更好的业绩,人们才会投资)。
当一个行业整体不行,没有炒作的素材,谁会去拉股价呢?没有人拉哪来的涨,不跌就阿弥陀佛了,更别说去拉一个盈利水平在行业中并不出众的企业。
港股中信银行市盈率三倍,三年可翻倍,股价拉了吗?从市盈率上来看为什么要去拉民生呢?要拉也是整个行业拉。
“汝裹财经网”的新闻页面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自媒体人、第三方机构发布或转载。如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我们联系删除或处理,客服邮箱,稿件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