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14 14:46:07
一位25岁的大学毕业生,在国企已待了三年,内心却越来越感到迷茫,这是为什么?
当下一首流行的歌曲唱的好,“月亮月亮你别睡,迷茫的人太憔悴”。我想这就是迷茫的样子吧,人生迷茫就容易感到心力憔悴,无所适从。
25岁正是青春多梦的年龄,正是激情满怀的时刻,而进入国企,在这四平八稳的环境,就是扼杀梦想的地方,是让梦想熄灭的地方。25岁与国企相遇,就是你迷茫的原因。这只是我的猜测,但可能就是你迷茫的根源。
为什么大学毕业后进入国企后容易迷茫?
毕业三年,在国企业已待了三年了,这段时间对国企有了基本的了解。看到了国企论资排辈式的发展进程,看到了大家不急不忙的工作状态,看到了同事都安于现状的求稳心态。作为一个25岁的年青人,不能不急啊!这是什么样的工作啊!养老式的工作,千篇一律式的工作,每天都是简单重复式的工作。
这与在大学里向往的工作环境,向往的工作状态不一样啊!与自己理想的工作相差太远了,与自己远大的目标简直风马牛不相及。自己满腔的激情无处发泄,浑身的力量无法爆发,澎湃的心脏无处安放,太难受了。
你发现理想与现实方向不一样了,走了歧路了,想要改变不知如何改了,就开始迷茫了。
所以,在国企不是你一个在迷茫,整个国企的人都在迷茫,是国企的环境让人们不得不迷茫。而迷茫之后,人就开始分化,有的选择了适应,有的选择了改变,有的选择了离开,还有的继续迷茫。
能够感受到迷茫,才有可能改变。
恭喜你感受到的是迷茫,而不是麻木和窃喜。
能感受到迷茫说明你年青的状态还在,思想觉悟还没退化,还有一颗不安份的心,还有理想和目标在心里。迷茫比麻木强,比窃喜更强。麻木是已没有了想法,接受了现实。窃喜是理想目标就不正确,人生观、价值观没有摆正。这些都是可怕的行为。
有迷茫才会有思考。
迷茫是思考的结果,也是没有思考出结果的结果,很拗口,但道理很简单。迷茫就是还没想通,还没想明白,还没认清现实。因为经历不够,阅历不够,实践知识不够。
迷茫也是急功近利的结果,因为急才会迷,想尽快有结果,但却始终看不到结果。
但我们首先要把迷茫看成是积极的因素,因为迷茫就要拨云见雾,才有可能看见日出。不把迷雾拔开,就看不到日出的那一刻。
有迷茫才有可能改变。
人的知识是逐步积累的,认识也是逐步加深的,经历过迷茫之后,人的认识会变,感觉会变,迷茫的状态也才会逐步的改变。经历过迷茫,就犹如在迷茫的大海航行,就要不断调整方向,不断调整节奏,去尝试改变方向探索,重新开辟新路线。在不断的探索和努力下就有可能找到正确的方向,瞄准正确的目标。迷茫就是改变的开始,不在迷茫中奋起,就在迷茫中灭亡。
迷茫之下,该怎样改变
年青人,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是国家的栋梁,是未来的希望,是将来承担重任的一代,要做好接班的准备,这才是最正确的方向。迷茫之后,如何改变:
在国企的迷茫,更多的是因为国企的工作状态太沉闷,没有激情。但进入国企并不是错,错在沉迷其中不能自拔;错在不能成功想方法,只为失败找理由。
第一个改变就是要让自己始终保持奋进的激情,始终保持青春的状态和远大的理想目标不能变。
这些是让自己不麻木的根本,是沉下心来,重新调整战略的内因。只要激情还在,理想还在,状态还在,才可能不沉迷于现实,才有可能出淤泥而不染,才有可能创造出非凡的业绩。
第二个改变,就是要调整工作节奏和工作方法,适应国企形势下的竞争新常态。
国企也是淘汰机制,优胜劣汰,适者生存。进入国企,并非国企一无是处,国企只是让普通人更易于安逸,更易于平凡,但内心充满理想和远大抱负,有坚定信念的人,是不会受到国企业的环境影响和感染的。
不满足于国企的现状,也是你奋起的理由,你只要冲出普通人群,才能鹤立鸡群。国企更有丰富的资源培养优秀的人才,更有肥沃的土壤为你提供营养,更有广袤的天地锻炼年青人。国企也是块沃土,同样也有很多优秀的人物脱颖而出。
第三个改变,就是要打好基础,坚持成长,在成长中寻找机遇。
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在没有机会之前,你唯一要做的就是经受历练,积累经验,做实基础。像竹子一样,把根扎好,吸足营养,等待破土。基础越坚实,内功越深厚,你的成功爆发力才会越强,在机会面前才能抓得更牢。
相信是金子总会发光的,不管在任何体制环境下,适应才是最好的改进,在适应现状的前提下追求内心的不知足,坚持只为成功想办法,不为失败找理由,就没有不成功的理由。
“汝裹财经网”的新闻页面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自媒体人、第三方机构发布或转载。如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我们联系删除或处理,客服邮箱,稿件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