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15 18:02:09
2020年5月份,包商银行因为出现了严重的信用风险被人民银行接管,到现在已经一年多了,问题原因也已经查明,主要是因为公司治理失灵造成信用危机。
在2015年上半年之前,包商银行公布的各项指标还比较正常,不良贷款率仅为1.6%,拨备覆盖率达到168.86%,所有者权益为243亿元,但是,专案组发现大股东占款累计高达1500亿元,每年利息就多达百亿元,长期无法还本付息,出现了严重的资不抵债情况,由此可见包商银行公布的各种信息是虚假的。
作为地方性商业银行,包商银行出现这种情况,很难让大家不怀疑其他银行也有类似情况,但是从目前看,其他银行尚未发现明显的风险隐患,因此最好举一反三,对所有银行进行统一排查,对银行公布的财务数据进行第三方审计,避免出现信息造假现象。
银行是金融命脉,如果出现问题将严重影响国民经济发展,也会对老百姓的存款造成损失,去年以来已经在多个地方出现过集中取款的情况,虽然都已经进行了安抚和处置,但是很多普通投储户仍然感到不放心,毕竟大家辛辛苦苦赚个钱不容易,如果连银行都不可靠,老百姓就更没有指望了。
其实银行真正有风险并不可怕,只要他们不隐瞒经营数据,向社会公开信息,老百姓也能辨别优劣,像包商银行这种情况,实际属于一种诈骗,银行的实际经营数据和对外公布的数据严重不一致,他们的管理者不但挪用储户资金,还发着高工资,拿着高绩效,最后却是资不抵债,这很显然已经不是经营问题,所以损失就不应该让储户承担。
好在人民银行对包商银行的情况进行了果断处置,有徽商银行和蒙商银行接管包商银行的资产和债务,并对相关责任人员进行追究,对于普通客户的私人存款进行全额兑付,根据大客户的承受能力提供了90%的保障,让大家的损失控制在可承受范围之内。
虽然事件被平稳处理了,但是有一个问题也值得我们深思,就是包商银行的损失最终由谁买单了?其实人民银行承担最终还是纳税人承担,虽然存款人的利益得到了保障,但是纳税人的利益却受到了损失,相当于“拆了东墙补西墙”,这样的做法也是值得商榷的。
“汝裹财经网”的新闻页面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自媒体人、第三方机构发布或转载。如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我们联系删除或处理,客服邮箱,稿件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