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十年,拉动我国经济的引擎将是制造业升级和消费。
不要讲什么5G、新基建、高铁,经济的增长,归根结底是生产力水平的提升,以及国民消费能力的增强。
投资可以带来基础建设的升级,但是同时也会带来巨额债务,当债务规模超出效率提升带来的利润增长时,这些建设的边际效应就会显现,甚至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消失。正如小编之前说的那样,一个闭塞的地方通了一条公路,商业流通开始顺畅,经济快速发展,但是接连再修两条路后,经济增速就不一定能够继续上涨了。
制造业升级,不是简单的效率升级,而是科技升级的结果,伴随着品质和品牌的升级,为商品赋予更多的附加价值。
以女士们背的包包为例,一个普通的包包几十元上百元,真皮的二三百元,但是某些奢侈品品牌就能高达一两万元甚至更贵。一个工厂生产低端的包包,也许一个月生产一万个才能盈利,但是品牌升级后,生产几百个就能获得丰厚利润。既节约了材料,又能减少污染,还能让工人获得更高的工资。
同样的螺丝,我们的产品与进口产品价格能差几倍十几倍,背后就是科技差距。
我们出口原材料,将污染留在了国内,消耗大量资源,换来有限的外汇,却要进口昂贵的深加工品,这些都是需要制造业升级来解决。缩小与进口产品的科技差距和标准差距,自然就能带动经济更好更快增长。
当下我国的高铁里程数已经超过三万公里,如果要在未来十年达到七万公里,总负债就有可能突破10万亿元。要知道平时满载乘客的时候并不多,也就是逢年过节才会爆满。投资过多,实际上多数时候运力都会闲置,形成巨大浪费。
再来说消费。
消费的重要性远高于投资和出口,这是国内产能和服务最大的市场。新基建投资再大,建的再好,消费不足都难以产生我们期望的结果。
要让消费升级,消费能够跟上经济增长,核心就要让国民有钱花,有胆花,有意愿花。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就要缩小贫富差距,增加中低收入人群保障,将社会福利惠及所有人。
有的行业拿着高薪,并不意味着这些行业为国家发展做出了更多贡献,只是说明他们赚钱太容易了,税费太低了。有人赚钱太容易,自然就会有更多人赚钱太难。只有通过税收调节,去补偿和保障更多中低收入人群,才能让这些人有能力消费,让经济更具活力。
“汝裹财经网”的新闻页面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自媒体人、第三方机构发布或转载。如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我们联系删除或处理,客服邮箱,稿件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