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8月,当土耳其将槟榔定义为毒品时,湖南,正试图通过地方立法,确立槟榔作为“地方特色产品”的定位。
18年前被WHO认定为一类致癌物后,槟榔,在中国,反而从一个地方性的“食品”迅速长成了一个近千亿产值的食品大IP。
在长达30年的时间里,作为“食品”,槟榔已经在中国开疆拓土,从小城湖南湘潭起步,借助资本、全国性的平台以及现代广告业营销的手段,如今已经在湖北、江西、贵州、广东,黑龙江等多地落地生根,有超过6000万人对这种一类致癌物上瘾。
与之相对应的,因咀嚼槟榔引发的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一种癌前病变,正从一种地方病蔓延成为一种全国病。
而让人胆寒的、需要“割掉舌头,切去牙床”来进行治疗的口腔癌,在湖南的发病率迅速上升。
医生们预计,到2030年,中国和槟榔相关的口腔癌患者将达到100万例,而它所造成的医疗负担,将达到2000亿元。
这一次,几乎是60年前的控烟战的翻版,我们站在一个十字路口,到底是保地方经济,还是保公众健康?
“汝裹财经网”的新闻页面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自媒体人、第三方机构发布或转载。如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我们联系删除或处理,客服邮箱,稿件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