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两国的GDP分别是14万亿和21万亿外元,我国的GDP是外国的3/4。而我国的居民可支配收入占GDP比重约40%,人均可支配收入近3.1万元人民币(4000多外元),而外国的居民可支配收人占GDP比重的70%,人均GDP在4.5万外元,是我国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十倍以上,居民可支配收入总额对比=21*70%/14*40%=2.6倍,是我国居民可支配收入的2.6倍。
以上是居民拿到的钱的总额,可是,我们还有更是的教育开支、医疗开支等,以及占比更高的房产按揭开支和居民的存款需要。外国纯粹就是一个以消费为核心的体系,交完税金之后就可以高枕无忧,这也是外国有3/4以上的家庭居然拿不出3000外元的存款。跟我国的人均存款超5万元,形成了天壤之别。
说了平均水平,那在说说主要消费群体~~中产阶层及以上群体。外国以4万外元~14万外元为中产水平,外国10%的富裕家庭,70%是中产家庭,只有20%为低收入群体。那么4万外元家庭年收入以上的中产及以上的家庭数量占到外国的80%,人口数量2.6亿;同样,以4万外元收入的家庭为中产以上水平,胡润在2020年的中产阶层数据中,公布了我国中产家庭数量3320万户,加上富裕人群后的总量约人口的10%,也就是1.4亿的中产及以上群体。虽然人口总数达14亿,可中产以上的人口数量仅1.4亿,是外国2.6亿中产及以上的一半人口数量,这就是一种消费差距。
还有,我们的高收入群体主要还是集中在一二线城市和省会城市里,而这些城市的房价却是比较高,大部分的中产家庭需要把大部分的收入用于房产按揭、房产首付和第二套房产,以及孩子的教育上面。这样可以节省下来的可消费的资金就会减少。也制约了整个消费的全面展开。
“汝裹财经网”的新闻页面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自媒体人、第三方机构发布或转载。如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我们联系删除或处理,客服邮箱,稿件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