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7-01 10:14:35
社保基数上调了,到手的工资少了,这主要是在一些月工资低于最低社保缴费基数或者月工资高于最高缴费基数的就业人员中出现。其实,这是一个不太复杂的问题。只要用心算一下就知道了。其根源在于“社保基数上调了,但工资没有上调”。
一、社保缴费基数的确定。
一般人的月社保缴费基数就是本人上一年度的月平均工资。但是,这是有例外的,因为社保部门规定了最低缴费基数和最高缴费基数,如果月工资低于最低缴费基数的,要按最低缴费基数缴纳社保费;如果月工资高于最高缴费基数的,也只能按最高缴费基数缴纳社保费。
社保最低缴费基数、最高缴费基数一般是以当地的社会平均工资(简称社平工资)为依据来确定的。平均工资有多种,以前大多用的是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人员平均工资,现在大多用的是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这些都是平均工资,只是统计的人员范围不同,得出的结果也就不同。
最低缴费基数一般是社平工资的60%,最高缴费基数一般是社平工资的300%。假如上一年度的全口径城镇就业人员月平均工资为6000元,那么当年的社保最低月缴费基数就是3600元,最高月缴费基数就是18000元。如果月工资只有3000元,那么社保缴费时就要以3600元为缴费基数,而不能以3000元为缴费基数;如果月工资为25000元,那么社保缴费时只能以18000元为缴费基数,不能以25000元为缴费基数。
二、缴费基数变了,个人缴费额也会改变。
社保缴费比例一般是不会改变的,例如:养老保险的个人缴费比例为8%,医疗保险的个人缴费比例为2%,失业保险的个人缴费比例为0.5%等等。因此,只要缴费基数不变,个人需要缴纳的社保费用也不会改变。
但是,社保基数是会改变的,一方面是个人的工资会改变,导致个人的社保缴费基数改变。另一方面是那些以最低或最高缴费基数缴费的人,其个人缴费基数也会随着最低缴费基数或最高缴费基数的改变而改变。
例如,如果月社平工资从6000元提高到6500元后,社保最低月缴费基数会从3600元提高到3900元,最高的月缴费基数会从18000元提高至19500元。
个人的社保缴费基数变了,个人需缴纳的社保费就要改变。如是个人社保缴费总的比例为10.5%,个人的月工资为3000元,则当最低月缴费基数从3600元提高到3900元时,个人缴费额会从378元提高至409.5元,提高31.5元。
三、个人缴纳的社保费提高了,到手工资就会减少。
社保的个人缴费一般是从每月发的工资中扣除的。如果一个职工的月工资低于最低缴费基数,那么当最低缴费基数提高后,相应的个人缴费额也会随之提高。缴费额提高了,从个人工资中扣除的费用就会增加。如果工资没有提高,扣除的费用增加了,实际到手的工资自然就会减少了。
例如:月工资为3000元,当最低月缴费基数为3600元时,扣除个人社保缴费额378元后的到手工资为2622元;当社保最低月缴费基数提高至3900元时,扣除个人社保缴费额409.5元后的实际到手工资就减少到了2590.5元,比原来少了31.5元。
同样的道理,月工资为25000元,月最高缴费基数从18000元提高至19500元时,如果个人社保费缴纳的总比例为10.5%,则个人缴纳的社保费将从1890元提高到2047.5元,提高157.5元。扣除个人社保缴纳费用后,实际到手的工资也会减少157.5元。
综上所述,因为社平工资的提高,会使社保最低缴费基数、最高缴费基数也相应提高。那些以最低缴费基数、最高缴费基数缴费的人,其个人需缴纳的社保缴费也会随之提高,在工资不提高的情况下,在扣除提高了的个人社保缴费额后,个人的实际到手工资就会比社保缴费基数提高前有所减少。
当然,如果个人的上一年度的月平均工资增加了,其个人的社保缴费基数也会增加,个人缴费额也就随之增加。这种情况下,在工资没有新的增加的情况下,扣除社保个人缴费后的到手工资也会减少。
以上是所了解的情况及个人的见解,如有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
“汝裹财经网”的新闻页面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自媒体人、第三方机构发布或转载。如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我们联系删除或处理,客服邮箱,稿件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