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16 11:22:07
养老金计算及调整时只按36年计算,说明职工养老保险累计缴费年限只有36年。工龄不作参考指标。
根据规定,职工入职之后,用人单位自用工30内代缴社保,俗称五险。其中,通常养老保险缴费比例:用人单位16%、个人8%。而工龄,是员工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务合同以后的工作年限。
一般情况下,职工的工龄和养老保险的缴费年限是相等的。工龄是36年9个月,养老保险缴费年限就是36年9个月,那么退休养老金计算和调整也会以此为基准。
以下两种情况,可能导致工龄与养老保险缴费年限并不是一定完全相符的。
一是、用人单位违法、违规。
现实生活中,个别企业利用自己的雇主身份,擅自延长实习期、并规定实习期不代缴社保,导致员工在某个工作时间段未缴纳社保。
比较常见的做法有,用人单位和员工口头约定:新员工实习期是2个月,在此期间、双方不签订劳务合同、不代缴社保。此时,员工虽然有工作、却会直接少交2个月的养老保险。
二是、员工自己频繁跳槽离职。
员工离职之后,用人单位停止代缴社保。如果你在找工作期间,没有以灵活就业人员的身份缴纳社保,养老保险就会中断,从而造成养老保险累计缴费年限不如工龄,大打折扣。
计算养老金和调整养老金时,按养老保险累计缴费年限为准。
1、计算养老金时:
众所周知,职工退休养老金遵循“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的发放原则。这里面,长缴指的是养老保险累计缴费年限,而不是工龄。其具体计算过程中,职工养老金的多少主要取决于社保缴费基准、缴费年限、社平工资以及退休年龄等四个因素,公式详见下图:
我们可以发现,职工养老金与工龄是没有必然关系的。即使你的工龄有20年,但只交了一段时间的养老保险,或者从头到尾没交过,养老金计算时只能按照养老保险实际缴费年限计算。
2、年度调整养老金时:
2020年是国家连续第16次职工养老金,调整金额=定额调整+挂钩调整+倾斜调整。而挂钩调整=挂钩养老金调整+挂钩年限调整。其中,挂钩年限指的是养老保险累计缴费年限,而不是工龄。
比如,在2020年江苏省养老金调整政策规定,挂钩年限调整按养老保险累计缴费年限(包含视同缴费年限)计算,不满一年不满一年,按一年计算。
也就是说,假设你的的养老保险累计缴费年限是36年9个月,养老金挂钩年限调整按照37年年计算,而不是36年。
综上所述,工龄36年9个月,不代表养老保险缴费年限是36年9个月。职工养老金的计算以及调整时,时间这块主要指的是养老保险的缴费年限,与工龄没有必然的关系。当前,职工养老保险缴费年限按36元计算,说明养老保险累计缴费年限只有36年,可能是因为中间出现了断缴或者停缴的缘故。总额来看,养老保险缴费年限相差9个月,养老金最多相差几十块钱,影响不大,不必太在意。
“汝裹财经网”的新闻页面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自媒体人、第三方机构发布或转载。如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我们联系删除或处理,客服邮箱,稿件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